(资料图片)
央广网宁波8月11日消息(记者 俞烨 通讯员 孙伟 朱海升)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古县城,人们经常会在街巷看到古建筑的墙角缺失了一块,这就是江南民居的一个特殊工艺——拐弯抹角。
“拐弯抹角”原本是古建筑工艺的一个专门术语,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。在古代,由于街巷设计较小,推车、挑担子的行人很容易在拐角处受到磕碰而受伤,于是,房主会要求工匠在转角处进行去角处理,让推车、挑担子的行人们更容易通行。
这个把院墙拐弯处切掉直角的工艺就叫“抹”角。“拐弯抹角”的工艺最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包容、礼让和谦和,以及街坊邻里间和谐友善的氛围,而不是后来演变后的贬义词。该建筑工艺是中国建筑中极富有人情味的一种独特设计,展现的不仅仅是工匠的技艺,更彰显了房主的用心,这是一种智慧,也是传统美德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